置顶推荐 参加2024年第十二届浙江厨师节并发布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课题《浙江饮食文化史》立项

置顶推荐 《一个城市的味觉遗香:杭州饮食文化遗产研究》目录和简介

置顶推荐 受邀参加2019第五届法国图尔食物史与食物研究国际会议

置顶推荐 应邀参加荷兰大学Shared Taste: Food and Exchange in Asia and Europe国际会议

置顶推荐 周鸿承博士学术简历/CURRICULUM VITAE of Hongcheng Zhou

周鸿承:面脆油香,融合南北口味,钱江晚报,2024年9月21日第5版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这里提到的胡麻饼,形状可能已经接近今天的扁圆形。”周鸿承还提到了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其中都有关于各种“饼”的详细描述。他认为,这个时期的“饼”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形状和制作方法,许多“饼”是扁圆形的,如…

历史飘香,文化调味,浙菜是中华饮食文明的活化石

最是烟火慰平生。一个“吃”字,看似事小,实力了得,是日常生活的必需,是拉动消费的重要行业,内含着文化传承,也可以成为“城市名片”。瞄准美食经济,浙江正拉开“阵势”。全省最能吃“辣”的衢州,打出“辣经济”品牌,两个月前刚刚开出一条汇集全国经典辣味的美食街…

宋宴,体验式纪录片

以今日之食材,还原两宋美味。浙江工商大学周鸿承老师接受“Z视介”节目录制。

《浙商》杂志:米其林背后,“浙”片人间烟火

浙江工商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周鸿承向《浙商》杂志记者介绍,目前,餐饮行业企业家中,有专注于传播餐饮与美食文化的,也有以资本入局,致力于快周转、高效率的。“不同的商家,不同的餐饮商业模式,最终服务到拥有不同需求的受众。”在周鸿承看来,不…

担任鲜生记第二季袁枚(3-4集)、李渔(5-6集)学术顾问

受央视纪录片鲜生史第二季导演团队邀请,担任中华食圣袁枚和美食哲学家李渔2集学术顾问,进行专业指导和把关。该片于2023年在央视播出。袁枚——官场混得不开心,县令做了七年仍是县令,索性辞官回到南京小仓山,一心做他的随园主人。不做官还可做美食家,人生何处不是学…

接受《现代快报》采访:大运河为啥是个百宝箱?听运河专家来畅谈

长时间生活在船上的他们,早已把江河湖海当作陆地,船与河,河与家,串联着他们的精神与心灵。周鸿承总结:" 中国大运河上的船只不仅是‘水上王国’居民的生活家园,也是国家政权履行其历史使命的工具,也是中外商贸流通、文化交流的见证。"

俄罗斯通讯社专访:不给肚子过节:中国将采取措施防止食物浪费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周鸿承博士在回答卫星通讯社记者如何让公民和公共餐饮中心重视食品节约的问题时指出,“一是在技术方面加强我国食品溯源科技系统的建立。 二是在制度保障方面,国家要有完善的粮食安全机制,比如发生了食品安全或者重大粮食安全事件,要有…

俄罗斯通讯社专访:推广分餐制益处明显,但面临阻力很大

从6月4日起,武汉各大餐厅将开始启用分餐制模式,顾客就餐前,餐厅应备好双筷双勺或公筷公勺。关于推行分餐制的好处及其可能面临的阻力,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了浙江大学旅游与休闲研究院饮食文化中心主任周鸿承博士。

周鸿承博士接受中国城市报采访:“舌尖上的浪费”怎解?

周鸿承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各地推出“半份菜”“小份菜”等倡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他也提醒,各地应根据地方饮食风俗习惯和菜系特色,加快推进代表性菜肴制作、菜单、菜名的标准化。“比如菜单中的主要菜肴应准确显示食材、分量和价格等内容,让顾客可以自行判断菜肴…

共20记录«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