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媒体采访

潮新闻:历史飘香,文化调味,浙菜是中华饮食文明的活化石

2024/11/18 0:32:49 人评论

杭嘉湖的平原美食、金衢丽的山珍美食、温台甬的海洋美食,让泽国、山谷和海滨之民接受到数千年的“自然馈赠”,“饭稻羹鱼”是浙江人民饮食生活的基本特征。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饮食文明史的圣地。

最是烟火慰平生。一个“吃”字,看似事小,实力了得,是日常生活的必需,是拉动消费的重要行业,内含着文化传承,也可以成为“城市名片”。

瞄准美食经济,浙江正拉开“阵势”。全省最能吃“辣”的衢州,打出“辣经济”品牌,两个月前刚刚开出一条汇集全国经典辣味的美食街;万物可“醉”的绍兴菜,依靠黄酒布丁、熟醉蟹等爆款,吸引了一大批年轻食客;“鲜”气飘飘的台州菜,加快“走出去”步伐,逐步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打开局面……

经济大省研究“吃”,背后有何考量?让浙江菜飘香全国,还需加点什么“料”?

让浙菜飘香全国,还需加点什么“料”?

浙江工商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周鸿承: 

历史飘香,文化调味,浙菜是中华饮食文明的活化石

浙菜文化历史悠久。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瓯江等八大水系流淌过的之江大地生机勃勃,食材供应丰富,餐桌上的味觉遗香愈久弥新。杭嘉湖的平原美食、金衢丽的山珍美食、温台甬的海洋美食,让泽国、山谷和海滨之民接受到数千年的“自然馈赠”,“饭稻羹鱼”是浙江人民饮食生活的基本特征。

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年饮食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稻米、家猪、鱼、‌螺蛳、蛤蜊等食物原料,鼎、甑(zèng)、豆、鬶(guī)、壶等各类饮食器具,见证着中华饮食文化发展历程。隋唐大运河带来的南北饮食文化交往交流交融,浙东运河运输着各式食货“通江达海”,浙江是大运河商品贸易的中转站,大运河连接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外饮食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动脉。

以江浙沪为中心形成的江南美食文化,被网友们戏称是“中国最佳饮食模式”,是“包邮区美食”,是可以比肩欧洲“地中海饮食”的最佳东方膳食模式。山河湖海的自然馈赠,之江先民的生存哲学,名人名家的饮食智慧,时代餐饮的数字创新,让我们对新时代的浙菜文化复兴充满期待。浙江美如画,浙菜如何香天下?我想,我们应该给浙菜多加一点文化的“调料”,传承保护利用好餐桌上的浙菜遗香。

鱼羹美,佳话昔年留。忆江南,最忆是杭州。良渚古城见证着中华美食文化的历史变迁,南宋杭城是中华美食盛世的璀璨明珠,钱江源里流淌出的瓜果蔬菜、鱼蛟虾蟹,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浙菜是中华饮食文明的活化石。浙江人民传统与健康结合的餐桌知识与烹饪实践,必将为未来我国健康膳食可持续发展带来有益启示与历史智慧。

国际上的法国大餐、地中海饮食、墨西哥美食、日本料理以及韩国越冬泡菜早已成为世界级的人类非遗,而素有“烹饪王国”美誉的中华美食尚未实现人类非遗“零的突破”。作为中餐重要组成部分的浙菜,见证了中华五千年饮食文明史,是中华饮食文明的活化石,浙江传统烹饪技艺及其食俗礼仪知识必将助力中餐成功申遗,我们期待着。

文化“加料”,历史飘香,中餐文化活化石才是“浙菜香天下”的取胜之道、致胜法宝。

499358c878a7569e4ff8a1f850a7a41.png

周鸿承:历史飘香,文化调味,浙菜是中华饮食文明的活化石,《潮新闻》,2024年9月24日。


相关资讯

  • 担任鲜生记第二季袁枚(3-4集)、李渔(5-6集)学术顾问

    受央视纪录片鲜生史第二季导演团队邀请,担任中华食圣袁枚和美食哲学家李渔2集学术顾问,进行专业指导和把关。该片于2023年在央视播出。袁枚——官场混得不开心,县令做了七年仍是县令,索性辞官回到南京小仓山,一心做他的随园主人。不做官还可做美食家,人生何处不是学…

    2023/11/19 16:57:28
  • 受邀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之“奇趣研究所”

    近期,受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组邀请,参加“奇趣研究所”录制,汪涵、赵荣光等老师出席。讲解现代餐桌礼仪知识以及古代“文会图”等传统饮食文化知识。

    2021/11/9 12:21:12
  • 新华书评:陈学智《一个城市的味觉遗香》读后

    中国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气质与记忆。城市气质的精、气、神由多种元素构成,食物无疑是最具穿透力、最有普泛性和最具历史悠久性的精、气、神表征。最近,由浙江工商大学历史系周鸿承博士所著《一个城市的味觉遗香:杭州饮食文化遗产研究》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靠山吃…

    2020/4/15 17:34:48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