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5日,参加“茶和天下:中国茶文化传承传播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会议”,会议由余杭区人民政府主办。周鸿承老师发表“大运河与茶叶贸易:来自中西文化交流视角的观察”报告。
活动首日,专家团实地调研走访径山万寿禅寺与禅茶第一村径山村,通过近距离感受余杭禅茶文化风貌,在千年古刹寻茶道之源,在田园人家观古茶新生。在随后两天的会议中,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代表性传承人、媒体人以及茶产业代表,或齐聚径山竹海,或相约线上直播,围绕全球化与中国茶文化、中国茶文化的整体性保护与活态传承、非遗文旅融合助推文化共富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实现径山茶相关资源的互通、互补、互融、互惠打下坚实的基础。
日前,“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人类非遗,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表示:“径山茶宴和径山的饮茶习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此次作为其中一项内容正式入选人类非遗,让我觉得十分感动。”
近年来,余杭区一直重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径山茶宴”的整体性保护与传承,保护径山寺文化空间,组织开展径山禅宗文化论坛、径山文化国际交流研究等,着力建设大径山国家乡村公园。“径山茶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日本茶道的渊源,对中日文化交流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具有悠久的历史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以径山茶宴为代表的中国茶文化展现着“礼仪之邦”的中国形象。如今,径山茶产业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我区加大茶叶精深加工、开发现代茶饮茶品,2021年全区茶园产量近9000吨,总产值9.42亿元,“径山茶”品牌价值达26.27亿元。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充分运用径山人文生态资源,讲好径山文化故事,让径山茶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金名片”。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