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科研信息

受邀出席中国传统文化与美食哲学研讨会

2020/4/15 15:48:01 人评论

央视网消息 2018年12月15日,中国传统文化与美食哲学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来自美食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借由《中国美食哲学》这本书,共同探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旨在通过研究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美食哲学的融合关系,揭示…

央视网消息 2018年12月15日,中国传统文化与美食哲学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主办,来自美食行业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借由《中国美食哲学》这本书,共同探讨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旨在通过研究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和美食哲学的融合关系,揭示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价值,以及探究如何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的活力。

       研讨会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主持,他表示,近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多次地强调中华传统文化问题,弘扬和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取精,要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种学问。《中国美食哲学》将中华美食从哲学的视角和高度进行了理论的梳理,这就是一种创新。

随后,与会嘉宾相继发言。著名学者解玺璋表示,把美食和哲学放在一起,《中国美食哲学》算是一个创造。与其说这个美食哲学是一种哲学,不如说是中国的古老哲学思想在我们餐桌上的一次具像呈现,它以一盘菜肴的姿态呈现于我们面前;黑龙江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朱桂凤表示《中国美食哲学》要表达的观点不仅仅在餐饮上,而是跳出了维度,阐述了“饮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起源”这样的话题;浙江工商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周鸿承从宏观的角度,将饮食发展的历史以及国内国外的对比做了系统的阐述;饮食文化专家王仁兴表示,《中国美食哲学》在学术上的最大建树是首次从哲学的高度将天、地、人这三者的关系在“和”这个字上做出了通透的阐述。

《中国美食哲学》作者白玮表示,这本书之所以叫中国美食哲学,想说的是它是中国人的世界观,是中国人的饮食观,是中国人的审美观。这本书只是个开头,之后会把饮食的社会化和美学的审美原则,以及食物和人的关系再进行更多的阐述。

据了解,《中国美食哲学》以开创性的哲学视角对中华饮食文明中的“时令饮食理念”“本味理论”“阴阳平衡学说”“五味调和思想”和“食疗养生体系”等五大核心板块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梳理,并对一些传统概念的误读和曲解现象进行了细致的厘清和正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多年来中国饮食哲学理论的缺失,为寻找中华饮食的元根文化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新维度,建立起以“人之道”为本体的天之道、地之道、食之道、烹之道、味之道的美食哲学体系。

1-1ZZ9195022L8.JPG

相关资讯

共有条评论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